常吃鱼致大病?这4鱼特要命,沾一口伤肝肾毁健康,90%中招!
鱼,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肉类。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国人的喜爱。然而有相关研究指出,较高的BMI、既往酗酒、目前酗酒以及较高的鱼摄入量与身体的健康存在显著相关性,特别是女性。是不是颠覆了大家的认知?不是说鱼肉是优质蛋白吗?到底能不能多吃了?朋友们也不必过于恐慌,研究中指的是“较高的鱼摄入量”。其实,很多时候真正使身体出现问题的未必是鱼的本身,很可能是吃鱼的方式造成的。小编提醒您,下面这4种鱼能不吃就尽量不要再吃了:01.腌制咸鱼鱼在腌制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胃部与蛋白质消化产物发生反应会转化成对人体非常有害的——亚硝胺。长期摄入会对人体的肝、胃、肠造成不小的损害,严重威胁到了身体的健康。【建议】平时吃咸鱼时,可以与青菜、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一起搭配吃,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亚硝胺的形成。02.烤鱼、炸鱼鱼肉在高温的熏烤或者煎炸后会产生大量的氧化聚合物,如苯并芘。这种物质是国家公认的有毒物质,尤其对肠胃的伤害最为明显。另外,鱼当中富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也会受到高温的破坏,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建议】鱼肉最健康的吃法就是清蒸。这样做温度较低并且含油量也不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其中的营养。03.生鱼生鱼因其味道鲜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稍不注意,便会很容易感染到“肝吸虫”!一旦食用了这类食物,虫子很可能会寄生在我们身体的胆囊内,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肝硬化、肝腹水。【建议】体质较弱的人群最好不要使用生鱼。如果朋友们想生吃,一定要选择比较安全的水域,不要频繁食用。04.甲醛鱼甲醛可以使鱼肉变得更鲜活,因此,一些不法商贩就会往鱼肉当中添加甲醛吸引顾客。长期摄入这类鱼肉轻则过敏,重则引起白血病、肝病。【建议】朋友们在买鱼时一定要仔细辨别,如果感觉鱼异常肥大、轻轻一闻很刺鼻并且一捏就碎,一定要小心,很可能是甲醛鱼。健康吃鱼指南01.不吃老鱼体型越大、鱼龄越高的鱼,其中所积攒的汞等有毒成分就越多,对人体的健康威胁也就越大。02.健康搭配吃鱼有个黄金搭配,它就是——豆腐!鱼肉富含蛋白质中所缺的蛋氨酸和赖氨酸,而豆腐又能弥补鱼肉蛋白质中含量少的苯丙氨酸。除此之外,豆腐当中还含有大量钙质,鱼肉含有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两者搭配可以大大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03.不要盲目吃鱼鱼肉虽好,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以下两类人最好少吃:·痛风人群。鱼类食物中含有嘌呤物质,经常食用会大大加重痛风;·肝硬变人群。这类人往往体内缺乏凝血因子,消化道很容易出血,而鱼肉中含有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会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反而更容易引起出血;参考资料:[1]巍峨.吃鱼不当反伤身.人人健康, Every One is Well,2010,16[2]国崎直道.吃鱼养生健康法.培根文化事业公司.199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